7月25日,满载电机部件、服装等货物的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(石家庄高邑-西安新筑-德国汉堡)从冀中南智能港启程,向着万里之外的目的地德国汉堡驶去。这是冀中南智能港继7月18日首发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之后,开行的第二列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。此次班列的开行,标志着冀中南智能港中欧班列已步入每周一列的常态化运营阶段。
此次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货源主要来自石家庄正定、邯郸涉县、衡水饶阳、山东德州等地,货品主要为驾驶室总成、电潜泵、服装、电机部件、胶管、头盔等。班列从石家庄冀中南智能港出发,在西安国际陆港集结中转,由阿拉山口出境,途经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波兰等多个国家,全程运行约11000公里,预计18天左右抵达德国汉堡。
如果把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传统海运比作绿皮火车,那么中欧班列无疑是中欧物流的“高铁”。以河北石家庄为例,通过海运运输,从石家庄到德国汉堡需要40至50天,而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运输成本与海运持平,但运输时效较海运提高了一倍,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,是河北省内首条通达欧洲腹地、常态化运营的国际班列。
冀中南智能港依托“冀西欧”中欧班列,打通了石家庄通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欧洲腹地的物流大通道,有力促进了河北内陆地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,吸引了周边地区出口至欧洲的各类货源,物流枢纽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,对河北省加快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。